語義理解+精準執行:富唯人形機器人的工業語言革命
發布日期:
2025-07-24

瀏覽次數:

在廣州某汽車工廠的車間,一名工程師對富智1號人形機器人發出指令:“移位設備,處理右側螺栓松動問題”。機器人立即響應:左臂固定車身框架,右臂精準定位螺栓位置,同步完成擰緊與質檢——整個過程無需預編程代碼,僅依靠自然語言指令驅動。這背后,是富唯智能人形機器人基于GRID任務規劃大模型的語言理解與執行系統在工業場景中的深度落地。


語義理解+精準執行:富唯人形機器人的工業語言革命


一、語言理解的工業級突破:從“關鍵詞”到“語義地圖”

傳統工業機器人僅能響應“啟動”“停止”等簡單指令,而富唯GRID大模型通過語義地圖與知識圖譜融合,實現了三層進階能力:

1.場景化指令解析
將“移位設備”“整理工具區”等模糊指令,動態關聯工廠環境中的設備坐標、工具類型等實體,生成包含路徑規劃、避障邏輯的操作鏈。

2.多模態指令協同
支持語音、文本、手勢混合輸入。例如工人指向物料區說“補充這里的零件”,機器人結合視覺定位與語義理解,自主完成揀選-運輸-補貨流程。


語義理解+精準執行:富唯人形機器人的工業語言革命


3.長程任務拆解
“裝配發動機缸體”等復合指令可被拆解為“抓取缸體-定位螺絲孔-同步擰緊-扭矩檢測”等原子操作,效率較傳統分段編程提升40%。

 

二、硬件協同:語言落地的“四肢與感官”

語言理解能力需與硬件深度耦合才能釋放價值。富唯人形機器人的獨特結構為此提供支撐:

眼:3D視覺定位系統
雙RGB-D相機實現±0.2mm動態抓取精度,實時識別指令中提到的物體(如“左側紅色線束”),即使在強光或粉塵環境下仍穩定工作。

手:高精度協同雙臂
重復定位精度±0.02mm-±0.05mm的雙機械臂,可執行語言指令中的精細動作(如“以5Nm扭矩擰緊M6螺絲”),避免人工示教誤差。


語義理解+精準執行:富唯人形機器人的工業語言革命


腳:全向移動底盤
輪式底盤+升降柱結構支持1.2-2.2米高度調節,響應“去二號工位頂部檢修”等空間指令,打破固定工位限制。


語義理解+精準執行:富唯人形機器人的工業語言革命


三、工業場景實效:語言驅動柔性生產

富唯機器人的語言能力已在多個領域轉化為生產力:

1.汽車制造
工人通過語音指令切換車型裝配流程(如“切換SUV后橋模式”),GRID模型15分鐘內重構任務序列,減少傳統數周調試周期。

2.半導體車間
響應“分揀晶圓并避讓氣流區”指令,機器人同步調整抓取路徑與力度,晶圓破片率降至0.02%。

3.跨場景復用
同一臺設備白天執行電子裝配指令(“貼裝手機主板”),夜間切換物流指令(“轉運電池箱”)。

語言能力不止于“聽懂”,更在于“精準執行”。某新能源企業引入富唯機器人后,工人培訓成本降低60%,產線變更響應速度提升5倍。其生產總監評價:“這些機器人像經驗豐富的老師傅,既能理解‘話中話’,又能保證每個動作毫厘不差。”

當多數機器人仍在依賴代碼與示教器時,富唯智能已通過 “語義理解-環境映射-物理執行” 的閉環,讓語言真正成為人機協作的通用接口。這不僅是技術升級,更是工業交互范式的重構——從此,機器能聽懂“人話”,而人類只需專注創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