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智能制造浪潮中,負載能力不僅是復合機器人的“力量基石”,更是決定其場景適應性與經濟價值的關鍵指標。富唯智能通過“移動+操作+視覺”三位一體架構,以差異化負載設計、高精度協同控制及全場景適配能力,重新定義了工業自動化的效能邊界。

一、負載能力全覆蓋:從克級精密抓取到重型搬運
富唯智能復合機器人提供梯度化負載矩陣,精準匹配多元化工業需求:
1.機械臂負載:覆蓋3kg至25kg范圍,重復定位精度達±0.02mm–±0.05mm,滿足半導體晶圓(克級精密操作)到汽車發動機部件(25kg級裝配)的全譜系需求;

2.移動底盤負載:支持150kg、300kg、500kg三級承載(可定制至1000kg),搭載雙舵輪全向驅動系統,在1.4m/s高速移動下仍穩定搬運重型物料;
3.雙臂協同增效:雙機械臂架構突破單臂負載局限,在汽車裝配線中同步完成15kg部件搬運與螺絲擰固,效率提升。
二、技術硬支撐:負載與精度的動態平衡藝術
1.調度系統:FRDS智能決策引擎
富唯的FRDS調度系統 通過三層架構實現多機協同的“智慧呼吸”:

2.全局動態分配
.智能任務拆解:訂單涌入時,系統自動分解工序,基于機器人實時位置、電量、負載能力(3kg-25kg機械臂/150kg-1000kg底盤)分配任務,減少空跑耗時。

.跨區聯動調度:在新能源電池車間,指揮機器人完成“電解液搬運-電芯堆疊-成品轉運”全流程,物流銜接時間縮短90%。
3.異常響應機制
機床故障時,系統秒級重規劃路徑,將物料轉送至備用設備;機器人電量低于20%自動觸發換電任務,結合30秒手動換電實現24小時連續作業。
4.集群協同優化
支持掃碼擴容新機器人并自動分配工作區,故障設備由鄰近單元無縫接管;動態調節移動速度與抓取力度,綜合能耗降低35%。
案例:某鋁制品廠10臺機器人服務45臺CNC,產能從50件/時飆升至150件/時。

5.開箱即用:零代碼敏捷部署
富唯通過軟硬件融合設計,將部署周期從“周級”壓縮至“分鐘級”:
6.硬件預集成
機械臂、AMR底盤、3D視覺(精度±0.03mm)出廠前完成標定,支持15分鐘快速通電投產。
7.軟件零代碼化
.ForwardFlow可視化平臺:用戶拖拽模塊(如“無序分揀→力控裝配”)構建任務鏈,普通工程師15分鐘完成汽車變速箱裝配全流程部署。

.一鍵場景切換:產品規格變更時,5分鐘重置參數,支持磁鋼、PCB等多品類轉產。
案例:某PCB刀具企業實現“晨到貨、午投產、晚達效”,換型耗時從4小時縮至18分鐘。
三、場景化落地:負載能力驅動產業效能革命
1.汽車制造:500kg底盤承載發動機缸體,配合25kg機械臂完成跨工位轉運與裝配,單日處理量超3000件,替代3名工人;
2.精密電子:3kg級機械臂以±0.05mm精度貼裝芯片,雙臂協同節拍縮至18秒;